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2016年十二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201612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北榮教會年度主題:【溫柔和平】
主題經文:以賽亞書九:1~2 6~7
l  請安:大家平安!願聖神帶領咱的聚會,互咱明白待降節的意義。
l  回應:阿們。
l  祈禱:
l  聖詩:222  上帝做阮代代幫助
l  經文誦讀: 以賽亞書九:1~2 6~7
9:1 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從前上帝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
    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榮耀。 
9:2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 
9:6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 
   
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9:7 
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
    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l  本月主題:待降節
一、待降節的由來及內涵
    待降節就是等待耶穌降生的節期,在第四紀末基督教徒迎接聖誕節的信息省
    思,是一個靈修等候的節期。
   「待降節」最重要的信息就是「道成肉身」。在「待降節」的期間,我們的  教會、信徒應該深深地思考主耶穌來臨的目的,以及祂在一生之中一切的行事和教訓,而信徒應該以悔改的心反省自己的信心是否符合主的旨意。所以對基督徒來說,待降節是靈修、懺悔、等候和預備的節期,一方面以悔改的心來反省自己的信仰生活是否符合主的旨意,並求主重新誕生在我們的心中,使我們的靈命得到更新。
在此期間要準備心來迎接聖誕,並強調以下幾點:
1. 耶穌成為基督(彌賽亞)降臨這世界。
  2.為迎接耶穌基督,要以歡喜、期待、渴望主的拯救而預備心。
  3.主要以審判的主再臨,所以我們要以完全的悔改去迎接。
 
二、待降花環的代表意義。(賽九:1~7)
   1圓形綠色聖誕花環,提醒我們記得 上帝無止境的愛,以及祂永遠在這個
       世界與我們同在。永無窮盡永無改變的愛。
   2、綠色的葉子,通常是取自長青植物,他們能夠代表象徵生命,特別是永恆
      的生命,從耶穌基督那裏我們將的到永生的生命。
   3、待降節的四個禮拜中的每一個禮拜,都有一支蠟燭,每支蠟燭都有不同的
      神學意義(或指聖經上的意義)

      第一週(第一支紫色)代表應許】:提醒我們心之所應許—『彌賽亞』
                                     將會來,給世界愛與和平。
      第二週(第二支紫色)代表【等候:象徵等候,我們等候應許將到的彌賽
                                     亞。
      第三週(第三支紫色)代表【和平:代表和平,他提醒了我們,基督將被                                  
                                     稱為和平的仁君,信靠祂與上帝和好,
                                     因信得救得真正的平安,我們也必須
                                     跟隨祂並為和平而努力。                                                                 
     第四週(第四支粉色)代表希望】: 聖誕節的前一個禮拜(第四禮拜)
                                    它提醒我們在耶穌基督裏的盼望因主
                                    耶穌基督的誕生讓我們有新盼望。
     第四週(第五支白色): 代表【基督】的蠟燭,在聖誕節的前夕,或聖誕節,  
                         我們點燃中間的蠟燭(第五支蠟燭),我們點燃代表
                         等候已經結束,【基督耶穌—彌賽亞】已經降生了!!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以賽亞書九:6)

三、待降節的時代意義
    1、省察信仰
      待降節是要叫全教會、全信徒在此期間好好地深思主耶穌降臨的目的,他
      在生涯中一切的行事和教訓,而信徒應該以悔改的心反省自己的信心是
      否符合主的旨意。先有了美好又有意義的待降節然後才去迎接聖誕,這
      聖誕才會是真正有意義,滿有喜樂合乎上帝旨意的聖誕節。
    2、聖誕節期的靈修省思及福音行動
       與鄰舍分享福音,邀請參加聖誕節慶典活動及佈道會
    3、預備主再臨

 四、見證分享與討論
1、分享個人的領受及如何參與聖誕節福音行動。
2、生活見證或代禱需求。
l  聖詩:125  美妙主耶穌

l  關懷交誼:(彼此代禱)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2016年十一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201611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北榮教會年度主題:【溫柔和平】
主題經文:馬可福音10: 13-16;箴言22:6
l  請安:大家平安!願聖神(靈)帶領咱的聚會,互咱歡喜聽趁主命令。
l  回應:阿們。
l  祈禱:
l  聖詩:132首 耶穌疼我!我知明
l  經文誦讀:馬可福音10:13-16;箴言22:6
10:1319: 13-1518: 15-17)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
10:14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裹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10:15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10:16於是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
22: 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  本月主題: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
一、慕迪佈道得兩個半
『有一次,有一個關於美國著名布道家慕迪(Dwight L. Moody)的故事。講到他剛從一個福音聚會中回來,有人問他聚會的效果如何。
他回答銳: 「很好。」
「有人得救嗎?」那人繼續問。
「有,」慕迪先生答道,「有兩個半得救了。」
問話人笑著說: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指兩個大人一個小孩。」
「不對」慕迪答道: 「兩個小孩和一個大人。」
他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那天晚上到底有幾個靈魂得救呢? 3個。
多少個生命得救了呢?兩個半。
兩個生命是指還很小就歸向基督的孩子,他們可以為祂活一生。半個生命是
指一個在這個世界上已活了大半輩子,只剩生命的最後一部分可以交給耶穌基督。
在此故事中,我可清楚看見慕迪如何的重視兒童的信主和兒童的教育,他也肯定了孩童的價值與重要性。

二、耶穌對兒童的心意與重視(馬可福音十:13-16)
我們所看的經文可看出主耶穌對孩童的心意與重視,除此處經文中,聖經有兩處記載耶穌極為生氣的記事,另一處則是在『潔淨聖殿』記事中看見。在此處耶穌用『惱怒』來形容耶穌的生氣。為何呢?因為門徒阻止小孩來親近耶穌,門徒不能體會耶穌愛小孩的心意,所以,耶穌『惱怒』。接下來,耶穌即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容允細子就近我),不要禁止他們, 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又說:『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 斷不能進去。』,再接下來是一幅極美的畫面 "耶穌就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這讓我們清楚看到主愛小孩親近祂、認識祂且願為小孩子祝福。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呢?你的心意呢?
三、趁早教導孩童走當行之道(箴言二十二:6)
韓國仁川教會的金牧師常回憶起小時候玩滾雪球的情形,他說:『滾雪球要滾的大不容易,常常一滾就破了。如果要滾的大且不容易破有一個方法,就是一開始時就要將小雪球捏得很緊很緊,當一開始就很堅固,那往後就不易破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引領孩童信主,我們教養孩童就是如此,若能趁孩童還小時,即做好的教導,那他們到老也會堅守信仰,一生服事主,為主所用。
在舊約中記載的第一位先知撒母耳他能成為蒙神重用的第一位先知, 乃是他父母的奉獻與教導。而在新約中,年輕的信仰模範提摩太,他更是從小受到他的外祖母羅以以及母親友尼基的信仰教導才有此成就。
而在舊約撒母耳記上(二:29-34)也記載了一個教人儆醒的記事,就是祭司以利因寵壞兩個孩子(沒有教導其敬畏上帝)而受到極大的咒詛,看了真令人生畏。
四、體貼回應主的心意
   1、重視及栽培自己孩子的信仰:實行家庭禮拜及帶領孩子參加教會兒童主日學。
2、帶領親人、朋友及鄰居的小孩認識主並參加教會主日學及營會。
3、參與教會兒童主日學、藝街與人文希望工程及營會服事。
4、為兒童宣教福音工作代檮及奉獻。
l  見證分享與討論
1.分享個人的領受及如何體貼回應主的心意。
2.生活見證或代禱需求。
l  聖詩:544

l  關懷交誼:(彼此代禱)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2016年十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2016年十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北榮教會年度主題:『溫柔和平』
主題經文:哥林多後書10:1、以賽亞書9:6
● 請安:大家平安!願聖神感動帶領咱,歡喜跟隨主耶穌。
● 回應:阿們。
● 祈禱:
● 聖詩:158首(我有至好朋友)
● 經文誦讀: 馬太福音16:24-28
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25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譯靈魂;下同),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26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27 人子要在祂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祂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28 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裡。」
● 本月主題:跟從耶穌
一、經文背景
耶穌在第一次預言自己將受難、被殺、復活時,彼得拉著耶穌,勸耶穌不可如此。然而耶穌卻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隨後耶穌教導門徒當如何跟從祂。
二、彼得跟從耶穌的一生
彼得從漁夫到門徒,跟從耶穌的步伐跌跌撞撞,但在經歷耶穌的死、復活、和五旬節聖靈澆灌後,成了勇敢不畏懼的福音勇士。帶領無數的人成為門徒,甚至最後為主殉道,雖無學問,但眾人認明他是跟過耶穌的。
三、如何跟從耶穌?
(1)當捨己
台語譯作「著看無家己」,原文有「否定」之意,指不看自己、忘記自己、放下自己的個性和喜好,把上帝國放在自己生命的第一優先順序。
(2)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指信徒追隨耶穌所承受的苦難,對付自己的「自我中心」和不討上帝喜悅的「老我」,將之釘在十字架上,在痛苦中依然順服上帝。「十字架」是進入上帝國必經通道!是悔改,轉離自己的道路,接受上帝的道路。願我們如保羅的宣告「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2:20)「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只有當我們向自己死、與主同釘十字架時,我們才能結出生命的果實。十字架不能解釋各樣災難的發生,但讓我們能正視並忍受災難,使我們可以學習如何生活、愛人、服事人,如何忍受痛苦並面對死亡。背十字架必定會影響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如何使用我們的時間和金錢,如何處理我們的人際關係等。
(3)跟從耶穌
常思考「耶穌會怎麼做?」What Would Jesus Do?(WWJD)在思想、言語、行為,都順服耶穌基督。「學像基督」是上帝對祂子民的旨意。
四、跟從耶穌的祝福
(1)領悟「喪失生命」與「得著生命」之間的奧祕
永恆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即使賺得全世界,失去生命也沒有意義。雖然跟隨耶穌要付上巨大代價,但是耶穌表明不計生命的代價跟隨祂是一件「值得」的事情。魏樂德(Dallas Willard):「不作祂的門徒所要付的代價是:失去平安;缺乏上帝的愛和信實的人生;無法從上帝的角度來看人生;在灰心的環境中沒有使你堅定站立的盼望;沒有做正確事情和抵擋邪惡的力量。簡言之,不作門徒就是失去耶穌所提供的豐盛生命。」 
(2)坦然無懼面對耶穌再來時的末日審判
「按著命定,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審判時,耶穌將按著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3)在今生得進入天國,經歷公義、和平和聖靈中的喜樂(羅馬書14:17)
是指耶穌在山上改變形象,也指人子復活、升天、差遣聖靈和審判耶路撒冷等耶穌掌權的事件。這一切事情都在若干門徒仍在生時發生的。
五、結論
基督徒是跟從耶穌的人,耶穌對跟隨祂的人的呼召有別於世界的價值觀,不要因需要付上代價而卻步不前。這是得著豐盛生命的途徑,並且讓我們經歷生命的更新、耶穌的真實,和上帝國的臨在。
● 見證分享與討論:
1. 分享經文中的個人領受與感動。     2. 生活見證分享或代禱需求。
● 聖詩:384首(主講,若欲做我學生)

● 關懷與交誼:(彼此代禱)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2016年九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2016年九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北榮教會年度主題:『溫柔和平』
主題經文:哥林多後書101、以賽亞書96
 請安:大家平安!願主聖神帶領咱的聚會,互眾人同受造就。
 回應:阿們。
 聖詩:234首(我心實在謳咾)
 祈禱:
 經文誦讀: 提摩太後書219-26
19 然而,上帝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祂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 20 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 21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2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 23 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 24 然而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 25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上帝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 26 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
 本月主題:作貴重的器皿
一、經文背景
提摩太後書寫於公元64-67年,保羅被監禁在羅馬期間,可能是保羅殉道前所寫最後一封書信。保羅勸勉提摩太不要畏懼任何艱難,忠心見證耶穌基督,堅守福音和純正教義,棄絕愚拙無學問的辯論,負起責任,以溫和、忍耐、溫柔來使人回轉向上帝。
二、上帝的器皿:貴重的與卑賤的器皿同在上帝的家裡,然而貴重的器皿可以帶給人尊榮與喜樂。
1、貴重的器皿:金器、銀器,是聖潔的,比喻合乎主用的信徒。
2、卑賤的器皿:木器、瓦器,是不潔的,比喻不堪主使用的信徒。
三、我們為何要作貴重的器皿?
因著上帝堅固根基上的印記。
1、主認識誰是祂的人:我們在世上的時間短暫,隨著時光的流逝,人不復被紀念,然而永生上帝不僅認識我們,也永遠紀念我們。
2、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在上帝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祭司,不應把所言所行以聖與俗來區分,我們是被分別出來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彼前29)簡言之,凡跟從基督的,每個人從事的工作都是上帝特別的引導,都是上帝看為聖的。因為我們都擁有神聖的呼召。上帝真的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計畫嗎?是的,即使我們本身的樣子和那些令我們痛苦、失望的經歷,都是上帝對我們旨意的一部分,上帝將我們的盼望、夢想,和呼召編織在一起。上帝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計畫,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我們是否願意遵守祂的話。我們所領受的首要呼召就是認識我們在上帝眼裡究竟是誰,上帝認為我們應當是什麼樣的人,並活出那個身份和樣式,所以當離開不義的道路。
3、傳福音的人其品格影響福音的果效:傳福音的人是福音的器皿,福音是重價的恩典,當我們自潔,成為聖潔時,是上帝可以使用來彰顯福音的寶貴價值與裝載上帝慈愛的器皿。尊貴器皿的美善品格與所行的善事,幫助不認識上帝的人認識且看見上帝的真實。
四、如何成為貴重的器皿?
我們是聖靈的殿,要為聖靈預備聖潔的居所且聖靈會加添力量幫助。
1、要拒絕:要離開不義、脫離卑賤的事、逃避少年人的私慾、要棄絕愚拙無學問的辯論、不可與人爭競。
2、要追求:自潔。同清心禱告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溫和待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溫柔勸誡人。與主、與人建立關係。
3、面對抵擋時:對於抵擋我們的人、被魔鬼擄去的人,我們的態度當溫和、忍耐、溫柔。
五、結論
順服交託的功課在於以禱告來服事,不在於我們的爭競得勝或是辯論佔上風。上帝貴重的器皿是順服的人以溫柔和平為福音開路,如此聖靈必賜悔改的心,使人明白真道,脫離魔鬼的網羅,幡然歸信。
見證分享與討論:
1. 分享今天經文中「作貴重的器皿」的個人領受與感動。
2. 生活見證分享或代禱需求。
 聖詩:550首(我做基督兵丁)


 關懷與交誼:(彼此代禱)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2016年八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2016年八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北榮教會年度主題:『溫柔和平』
主題經文:哥林多後書101、以賽亞書96
 請安:大家平安!願主聖神帶領咱的聚會,互眾人同受造就。
 回應:阿們。
 聖詩:474首( 舉目來看天父聖山
 祈禱
 經文誦讀: 歌羅西書112-23
 12 又感謝父,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13 祂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裡; 14 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 15 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 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16 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 17 祂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祂而立。 18 祂也是教會全體之首。祂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19 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祂裡面居住。 20 既然藉著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祂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 21 你們從前與 神隔絕,因著惡行,心裡與祂為敵。 22 但如今祂藉著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把你們引到自己面前。 23 只要你們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至被引動失去(原文是離開)福音的盼望。這福音就是你們所聽過的,也是傳與普天下萬人聽的(原文是凡受造的),我-保羅也作了這福音的執事。
 本月主題:十字架成就和平
一、經文背景
歌羅西人受到錯誤教訓影響,其中之一是認為基督是上帝和人中間許多不同等級的被造物中的一位。保羅寫歌羅西書為要幫助教會堅守一項真理:上帝已藉著信徒與基督的聯合,接納了他們,他們已享有基督裡的豐盛了。這封信主要是從正面去宣認基督的位格及其工作的完備性。
二、基督的身分:至高無上超越一切
保羅引用一首早期的基督教詩歌,凸顯基督在創造(15-17節)及救贖(18-20節)的至高無上,指出歌羅西的錯誤教訓對基督的位格缺乏正確的觀念。保羅以詩歌形式來寫,邀請讀者同來敬拜上帝的兒子,而不僅僅是要求人在教義上順從祂。祂在萬有以先,萬有靠祂而造,祂是教會之首。
三、基督的工作:使萬有與上帝和好
    上帝的至高權柄是福音的必要質素,大喜的消息就是宇宙之王,彌賽亞已來作救世主,福音包括耶穌的死、復活,和聖靈的應許。十字架是福音的中心,透過十字架我們和上帝和好,得著永遠的生命和普世的和平。
四、十字架的工作對我們的影響: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上帝,得以到祂面前
1)關係的改變:過去與上帝的關係是仇敵,和上帝的生命隔絕,現在已透過基督的血得以和上帝復和,福音所應許並成就的和平,首先是發生於人和上帝之間,然後是人與人之間,與上帝和好的結果就是永生,這也是基督的福音成為好消息的原因之一。基督與信徒又是頭與身體的關係,這不是表面的聯合,而是生命的合一,教會和基督有同一的生命。
2)處境的改變:信徒罪得赦免,已從黑暗權勢遷移到愛子光明的國度。保羅用過去時態表達「遷到」,表示這是已成就的事實。雖然此刻的我們似乎仍很難看到這最終的福份與救贖,但在靈裡面,我們已脫離黑暗權勢,進入愛子的國度了。我們很容易以過去的眼光與想法來過生活,需要重新調整心思意念和態度,以信心宣告這事實。
3)得以朝見上帝的面:上帝就是福音,聖經中提到的各項美好事物,雖是福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卻不是福音終極美好的部分。受難週、復活節,和福音所帶來的稱義和永生的應許,若沒有引導我們看見並擁抱上帝為最高的喜樂,我們就不算擁有上帝的福音。基督的受死是為引我們到上帝的面前,這是福音終極的上好上帝自己。
五、信徒的責任:信徒在光明中與眾聖徒同得基業,要常存信心、不動搖偏離盼望。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主喜悅,在善事上多結果子。
見證分享與討論:
1. 回想自己的信仰歷程及現階段對福音的認知,內心所渴求的是上帝的禮物呢?還是上帝?若上帝不在天堂,你在那裡會快樂嗎?
2. 生活見證分享或代禱需求。
 聖詩:610首(耶穌是阮心所歡喜)

 關懷與交誼:(彼此代禱)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2016年七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2016年七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北榮教會年度主題:『溫柔和平』
主題經文:哥林多後書101、以賽亞書96
 請安:大家平安!願主聖神帶領咱的聚會,互眾人同受造就。
 回應:阿們。
 聖詩:144首( 我心近倚施恩寶座 )
 經文誦讀: 以弗所書41-10
 1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2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3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4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 5 一主,一信,一洗, 6 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7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 8 所以經上說:祂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 9 (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 10 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
 本月主題:與蒙召的恩相稱
一、經文背景
以弗所城位於小亞細亞的西海岸,為亞西亞省的主要城市。以弗所書是保羅的「獄中書簡」,結構嚴謹,可能是一封寫給許多教會的通函,包括以弗所在內。信中充滿寧謐與安詳,如同默想錄,寫出上帝的奧秘莊嚴,可說是保羅教訓的精華。前三章講我們在「基督」裡與上帝的關係,這是福音的垂直面向;後三章講我們在「主」裡與他人的關係,是福音的水平面向。這兩大要素必需兼顧,不可偏廢,否則拿到天堂的門票,以後怎樣生活都沒關係,就未真正了解福音。使我們與上帝有關係的是「基督」,祂也是管理我們彼此關係的「主」。
二、教會合一的基礎
    教會的定義:是建築物?或是一群人?教會是被上帝呼召、賜予上帝兒女身分的一群人。保羅強調教會是取代聖殿的「新聖殿」。
三位一體的上帝是合一的上帝,所以教會也當合一。超越時空的教會共有一個身體(教會乃一整體)、一個聖靈、一個指望(令人喜樂的盼望、指上帝的應許)、一主、一信(信仰)、一洗(洗禮)、一上帝。
                                                                                                                                                    
三、與蒙召的恩相稱
1)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worthy),我們本就是不配得上帝恩典的人,但是能以行事為人來表達我們對上帝救恩的感謝與回應,得以與蒙召的恩「相稱」,是因為我們按著主的心意來行。「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祂國,得祂榮耀的上帝。」(帖前2:12
2)我們的困難:人的罪性使人無法和睦相處,人的本質充滿了衝突,有些衝突會使人癱瘓、耗費許多能量,在團體中散發負面情緒。
四、在恩典中我們可以操練主喜悅的行事為人:看清自己是怎樣的一個罪人,才能理解耶穌的愛。
1)在多元中合而為一:有不同的恩賜貢獻在教會事工,各按其職,互相補足,不自傲,不自卑,在愛中彼此扶助,長大成熟,恩賜不分大小,重不重要,只當按照基督所量給我們的恩賜來回應。
2)和平聯絡:信徒之間則以和平聯絡。和平在希臘文是「eirene」源自音樂的領域,當所有音調,大聲小聲、低音高音、嘹亮低沉、不和諧與和諧的聲音響起時,這就是和平。不同的聲音都帶入對話中,納入一個全體的音樂會中,這比只有自己的聲音美妙得多了。
3)「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一的心:對於所擁有的合一,要盡力、殷勤地保守,不使合一的心受傷害或失去它。保守聖靈裡的合一,意味著要主動積極,千萬別以為上同一間教會就合一了,我們要努力維護合一。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三、結論
看見不成熟的基督徒,不應覺得幻滅,或失去信心,重要的是不應容許自己幼稚,必需要成長。要知道有上帝的權能在我們裡面,我們在教會的生活裡學習成長,投入群體學習真理與愛的平衡,是成長的途徑。靈命成長必需要有群體的脈絡,也就是在群體中操練合一的心。教會是在基督裡同歸於一的新世界的縮影,信徒藉著教會得享天上的屬靈福氣。
見證分享與討論:
1. 在教會群體生活中意見不同時,如何「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一的心?
2. 生活見證分享或代禱需求。
 聖詩:485首(主,助阮互相接納)
 關懷與交誼:(彼此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