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2016年七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2016年七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北榮教會年度主題:『溫柔和平』
主題經文:哥林多後書101、以賽亞書96
 請安:大家平安!願主聖神帶領咱的聚會,互眾人同受造就。
 回應:阿們。
 聖詩:144首( 我心近倚施恩寶座 )
 經文誦讀: 以弗所書41-10
 1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2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3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4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 5 一主,一信,一洗, 6 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7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 8 所以經上說:祂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 9 (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 10 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
 本月主題:與蒙召的恩相稱
一、經文背景
以弗所城位於小亞細亞的西海岸,為亞西亞省的主要城市。以弗所書是保羅的「獄中書簡」,結構嚴謹,可能是一封寫給許多教會的通函,包括以弗所在內。信中充滿寧謐與安詳,如同默想錄,寫出上帝的奧秘莊嚴,可說是保羅教訓的精華。前三章講我們在「基督」裡與上帝的關係,這是福音的垂直面向;後三章講我們在「主」裡與他人的關係,是福音的水平面向。這兩大要素必需兼顧,不可偏廢,否則拿到天堂的門票,以後怎樣生活都沒關係,就未真正了解福音。使我們與上帝有關係的是「基督」,祂也是管理我們彼此關係的「主」。
二、教會合一的基礎
    教會的定義:是建築物?或是一群人?教會是被上帝呼召、賜予上帝兒女身分的一群人。保羅強調教會是取代聖殿的「新聖殿」。
三位一體的上帝是合一的上帝,所以教會也當合一。超越時空的教會共有一個身體(教會乃一整體)、一個聖靈、一個指望(令人喜樂的盼望、指上帝的應許)、一主、一信(信仰)、一洗(洗禮)、一上帝。
                                                                                                                                                    
三、與蒙召的恩相稱
1)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worthy),我們本就是不配得上帝恩典的人,但是能以行事為人來表達我們對上帝救恩的感謝與回應,得以與蒙召的恩「相稱」,是因為我們按著主的心意來行。「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祂國,得祂榮耀的上帝。」(帖前2:12
2)我們的困難:人的罪性使人無法和睦相處,人的本質充滿了衝突,有些衝突會使人癱瘓、耗費許多能量,在團體中散發負面情緒。
四、在恩典中我們可以操練主喜悅的行事為人:看清自己是怎樣的一個罪人,才能理解耶穌的愛。
1)在多元中合而為一:有不同的恩賜貢獻在教會事工,各按其職,互相補足,不自傲,不自卑,在愛中彼此扶助,長大成熟,恩賜不分大小,重不重要,只當按照基督所量給我們的恩賜來回應。
2)和平聯絡:信徒之間則以和平聯絡。和平在希臘文是「eirene」源自音樂的領域,當所有音調,大聲小聲、低音高音、嘹亮低沉、不和諧與和諧的聲音響起時,這就是和平。不同的聲音都帶入對話中,納入一個全體的音樂會中,這比只有自己的聲音美妙得多了。
3)「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一的心:對於所擁有的合一,要盡力、殷勤地保守,不使合一的心受傷害或失去它。保守聖靈裡的合一,意味著要主動積極,千萬別以為上同一間教會就合一了,我們要努力維護合一。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三、結論
看見不成熟的基督徒,不應覺得幻滅,或失去信心,重要的是不應容許自己幼稚,必需要成長。要知道有上帝的權能在我們裡面,我們在教會的生活裡學習成長,投入群體學習真理與愛的平衡,是成長的途徑。靈命成長必需要有群體的脈絡,也就是在群體中操練合一的心。教會是在基督裡同歸於一的新世界的縮影,信徒藉著教會得享天上的屬靈福氣。
見證分享與討論:
1. 在教會群體生活中意見不同時,如何「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一的心?
2. 生活見證分享或代禱需求。
 聖詩:485首(主,助阮互相接納)
 關懷與交誼:(彼此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