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

2018年9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2018年9月份家庭小組聚會資料
北榮教會年度主題:【恩慈良善】
主題經文: 加拉太書五:16、22~23、25~26;以弗所書四:32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5

請安:大家平安!願聖神帶領咱的聚會,互咱信仰愈清楚堅定,又勇敢宣認見證。
回應:阿們。
祈禱:
聖詩:532首 我認救主無驚見誚

經文誦讀: 馬太福音十六:13~19,羅馬書四:13、十:9~11
16:13 ( 可 8:27-30 路 9:18-21 )
耶穌到了凱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 - 有古卷沒有我字)-人子是誰?」
16:14 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裏的一位。」
16:15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
16:16 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
16:17 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 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16:18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 - 權柄:原文是門)不能勝過他。
16:19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4:13 因為 上帝應許亞伯拉罕和他後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義。

10:9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
10:10 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10:11 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本月主題:信經—“我信“】
     
    「信經」(Creed或稱信條)一語出於拉丁文的Credo,意即「我信」。簡單地說,信經:就是以最簡潔的話語來陳述基本的信仰內容,作為教會信眾共同宣認的標準。因此信經至少有兩個層面的意義,對外要表白說明自己的信仰內容,見證主基督;對內則作為判定教內同信的表記,以分別異端思想。

    信經既然是要對世界表達清楚正確的信仰內容,因此信經的時代性之特殊意義是不能忽視的。即信條本身是一個間接的、相對的概念,它乃是在神的話語之下,依據啟示的標準(即聖經),在特殊的時間、地點,與情境之下,從事與世界「對話」的工作。

 
    第四世紀末義大利人如飛奴在他的著作,論使徒信經中告訴我們一個關於使徒信經起源的傳說:在使徒們接受五旬節聖靈充滿之後,主命令他們傳福音給萬邦。在他們分離出發之前決定立下一個基本的原則,以免因地理廣大,眾人所傳講的不同,因此為統一教導的內容,乃同意共同提供設立此信經作為信仰的準則。安波羅修更指出是信經之12句正是12個使徒各出一句組成。到了第6世紀,我們第一次發現奧古斯丁講詞中更在每一句之前標明使徒的姓名:「彼得說: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天與地的創造者…」。「安得烈說:我信基督耶穌上帝的獨生子,我們的主…」。這一個傳說中使徒信經的起源,直到中世紀還普遍流傳且廣為接受。

    信仰這個名詞,希臘文是pistis,而這個字又源自於一個片語「信到裡面去」(pisteuo),就是一種信靠和依賴的交託,並不如相信一詞所指的那麼簡單。相信僅是一種自身看法。
使徒信經裡,「我信上帝」這句話,正確的意思是: 「我信到神裡面去」。即是說。我除了認識關乎神的真理外,在生活中,還把自己完全交託神,信靠祂,與他聯合。我說「我信神」,我是指神要求我將我自己交託他,而我亦答應了他的要求。因此,基督徒的信仰就是聽神的話,留心神的話和遵行神的話。
 
【基督徒八要】1.天天讀經2.常常禱告3.勤赴聚會4.努力奉獻
5.領人歸主6.為主見證7.服務社會8.愛護環境

【基督徒年度目標】
        1、每年帶領一人信主。
        2、每月遵守十分之一奉獻。
        3、每週參加主日禮拜。
        4、每日實踐靈修生活。 
        5、每人參與教會事奉。

【見證分享與討論】
分享個人的領受、感動及決志行動:試著向朋友分享你的信仰或邀請朋友來教會。
生活見證或代禱需求(每人見證分享上個月的決志行動:去關心一位需要幫助的人或如何分享見證你的信仰)
特別代禱:小家關懷事工,從6月起開始行動,除了小家長分配關心組員家庭,也請組員彼此關懷,也特別關心每個家庭的年長者,並回報記錄。

●祈禱:聖詩: 551首 好膽好膽認基督
●關懷交誼:(彼此代禱)